书信之家 > 热点文章 >

寒露是第几个节气

时间: 沐钦 热点文章

寒露是第几个节气?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寒露是第几个节气,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露是第几个节气

寒露是第几个节气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指将欲凝结的寒凉露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

寒露的气候特征

我国传统将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养生注意事项

注意脚部保暖,不露脚

在这个季节已经不适合露出脚部了,需要做好脚部的保暖工作。如果我们的脚部受凉了,很容易导致我们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就会给疾病乘虚而入的机会。在平时我们除了需要穿厚的袜子和棉的鞋子,在睡觉以前最好用热水来泡一下脚,这样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功效,通过泡脚还可以给我们全身温暖。

注意脖子的保暖

我们人体的颈部血管穴位比较多,比如说大椎穴、风池穴等穴位都在这个部位,所以说从寒露节气开始,我们要需要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我们可以戴一些丝巾、围巾或者是穿一些高领的衣服,这样都可以给我们的脖子起到保暖的作用,可以很好地避免颈部血管受到寒冷而收缩,从而可以起到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等一些疾病的发生。

经常用双手搓腰

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用双手来搓腰,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的效果,在我们脊椎两旁的后腰位置是我们的肾脏,肾脏都比较喜欢温暖讨厌寒冷,所以我们可以常按摩这个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作用。所以在平时经常用双手搓腰,对于我们身体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寒露过后是什么节气:霜降

寒露节气之后会越来越冷,从寒露到它后面的节气霜降虽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却是一年中气温降得比较快的一段时间因此这个时节是我国许多地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一派深秋景象。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冻则有霜,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越来越频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关于寒露的诗句古诗词

1、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出自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出自郑祖光的《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3、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出自修睦的《三生石》;

4、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出自柳宗元的《巽公院五咏》;

5、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出自韩愈的《木芙蓉》;

6、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出自王昌龄的《送十五舅》;

7、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出自张九龄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8、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出自李贺的《感讽六首》;

9、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出自皇甫冉的《婕妤怨》;

10、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出自方岳的《满江红(壬子生日)》;

11、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出自李郢的《早发》;

12、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出自韩翃的《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13、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出自李群玉的《桑落洲》;

14、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出自刘沧的《秋日望西阳》;

15、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出自李频的《黄雀行》;

17115